韓系的MP3/MP4
屬於冷音底

kenwood
Sony WalkMan
屬於暖音底

還有德國廠牌的MP3/MP4 是 專精於哪方面??
差別在於哪

解析、背景音樂??
小弟想知道...

聽抒情歌的話 配的訊源是 暖音底好?
聽搖滾歌的話 選擇的訊源 冷音底好?
想聽人聲的話 選擇哪種

還有IPT跟IPC 音質差很多嗎

那IP nano呢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e123175 寫:Apple 的 IPT / IPC
韓系的 MP3/MP4
屬於冷音底![]()
kenwood
Sony WalkMan
屬於暖音底![]()
還有德國廠牌的 MP3/MP4 是 專精於哪方面??
差別在於哪![]()
解析、背景音樂??
小弟想知道...![]()
聽抒情歌的話 配的訊源是 暖音底好?
聽搖滾歌的話 選擇的訊源 冷音底好?
想聽人聲的話 選擇哪種![]()
還有 IPT 跟 IPC 音質差很多嗎![]()
那 IP nano 呢
APPLEKID 寫:德國有廠商做mp3???
真的假的...
願聞其詳啊
APPLEKID 寫: 德國有廠商做 mp3???
真的假的...
願聞其詳啊
zhang230631 寫:e123175 寫:
Apple iPod 系列的聲底應該是不冷也不暖,至少我聽過的 IPC、IPT 如此。IPC 的聲音我認為稍好於 IPT,差異在於 IPC 解析稍好、背景乾淨些,不過最大的差別還是容量。
SONY Walkman 大多是暖聲,不過也有例外,X1000 系列就是冷聲。
至於德國廠牌的撥放器,有哪個牌子是我們常見的嗎?唯一有印象是某個賣到 2 萬多的坑爹貨(外觀、操作、價格)。
無論聽抒情、搖滾還是純人聲,與冷、暖、中性的聲底無關,因為上述都是「音色」的差異,對於表現歌曲來說,不構成決定性的差異,因為人本身就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選擇您所喜好的口味,正是選擇撥放器的第一步。
舉例來說,一般對於 Kenwood 撥放器的評價是:韻味的女聲、討巧的暖聲底、略帶包圍感......但是有些人(比如我)不喜歡這樣的音染,而且有些歌手或曲風的演繹方式較為直白,不需要多餘的染色添味,這時 Kenwood 也許不適合您。
e123175 寫:可是頗多人說 IPC IPT 屬於冷聲底但最多人的說法是「原汁原味」
還有我只是想知道大方向的分類~冷/暖的差別
有人說冷聲底適合聽人聲/搖滾/樂器![]()
可是也很多人說 $ony Kenwood 適合聽女聲/搖滾/樂器![]()
我被搞混了![]()
想知道的是 想聽 樂器/人聲 配 冷/暖 的差別(我文也是爬了蠻多的,但還是沒有清楚的觀念~還請大大多多指教
)
zhang230631 寫:e123175 寫:可是頗多人說 IPC IPT 屬於冷聲底但最多人的說法是「原汁原味」
還有我只是想知道大方向的分類~冷/暖的差別
有人說冷聲底適合聽人聲/搖滾/樂器![]()
可是也很多人說 $ony Kenwood 適合聽女聲/搖滾/樂器![]()
我被搞混了![]()
想知道的是 想聽 樂器/人聲 配 冷/暖 的差別(我文也是爬了蠻多的,但還是沒有清楚的觀念~還請大大多多指教
)
我比較偏向後者的說法 --- 「原汁原味」,儘管沒有真正的「原汁原味」,但以同價位而言,IPC 已經很接近這個標準了(IPT 則有點中性偏冷)。
冷/暖之間的區別並沒有版大說的那樣分明,暖聲不一定適合人聲,有些人就是喜歡冷澈、線條感鮮明的聲音;同樣地,冷聲也不一定適合樂器,有些人則喜歡溫暖豐潤的聲音。
總地來說,版大盡可朝著自己喜歡的口味選購器材,不一定非得遵守冷/暖的既定思維,因為撥放器、耳機、音樂與人耳之間的搭配實在是千變萬化,不太可能以冷/暖清楚界定,建議版大親自去試聽,依照自己的主觀感受選擇就對了。
e123175 寫:恩... 所以...
暖聲指的是「溫暖豐潤」這個方向
冷聲則是指「冷澈、線條感鮮明」這感覺
難怪店員(首都音響)在跟我介紹的時候會跟我說~
世界上機子、耳機那麼多~聽都聽不完![]()
所以重要的是~找到跟自己對味的耳機就好了
zhang230631 寫:APPLEKID 寫: 德國有廠商做 mp3???
真的假的...
願聞其詳啊
那台坑爹撥放器名叫 Tera-Player,德國售價 840 歐元,約合台幣 3.3 萬,寧願去買 HM-901
。
附上 PTT 介紹:[閒聊] 天價隨身 DAP-Tera-Player
P.S. Tera-Player 怎麼看都像是個人的 DIY 作品,不像是成熟的公司會推出的產品。
zhang230631 寫:e123175 寫:恩... 所以...
暖聲指的是「溫暖豐潤」這個方向
冷聲則是指「冷澈、線條感鮮明」這感覺
難怪店員(首都音響)在跟我介紹的時候會跟我說~
世界上機子、耳機那麼多~聽都聽不完![]()
所以重要的是~找到跟自己對味的耳機就好了
嘿嘿,其實也不完全是,「溫暖豐潤」只是暖聲的一種表現形態罷了,「冷澈、線條感鮮明」也是冷聲的一種呈現方式,想以冷 / 暖區分不同的聲音根本不可能。
再舉個例好了,「線條感鮮明」的情形,在冷聲的類別比較常見,但是暖聲也有可能出現著重線條感與細節刻畫,主要視器材本身的特性而定,不同的器材就會有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搭配就有不同的變化。
P.S.
「溫暖」是指音色而言,「豐潤」是暖聲中較常出現的特性。
「冷澈」亦是指音色而言,「線條感鮮明、細節刻畫清晰」則是冷聲中較常出現的特性。
btxbtxbtx1 寫:@口 @!! 了不起喔 小夏娜 我沒教過你的事情 你竟然通了!?
老實承認 是背後哪個大師傳授給你的經驗
等你有本事自己再往上兩三步 我就傳授你一些東西![]()
![]()
![]()
阿~ 抱歉 請大家把我再唸瘋話 請大家無視 謝謝
小弟只是喜歡吹牛跟胡言亂語沒真本事的路人甲![]()
而且還是舒老闆幫我掛保證的外行中的大外行的路人唷![]()
希望各位別介意 (仙桃)
zhang230631 寫:btxbtxbtx1 寫:@口 @!! 了不起喔 小夏娜 我沒教過你的事情 你竟然通了!?
老實承認 是背後哪個大師傳授給你的經驗
等你有本事自己再往上兩三步 我就傳授你一些東西![]()
![]()
![]()
阿~ 抱歉 請大家把我再唸瘋話 請大家無視 謝謝
小弟只是喜歡吹牛跟胡言亂語沒真本事的路人甲![]()
而且還是舒老闆幫我掛保證的外行中的大外行的路人唷![]()
希望各位別介意 (仙桃)
沒啦,純粹靠聆聽經驗,沒有前輩指點。
P.S. 我很希望有人傳授這些知識,但現在的風氣大不如前,只能靠自己領悟了,可以的話,請 b 兄指點一二吧。
corydoras09 寫:
感謝各位前輩啊
又增加了一些知識
要不然以前都搞不懂何謂冷暖聲底
聽說以前AA討論很熱烈,現在到比較像在商品介紹&詢問啊
感覺現在有些人都只是買支耳機玩玩而已,想晉級(深坑)的少之又少
我個人是要大考,所以沒錢沒閒來玩(上網找了一堆資料都還沒時間看)
真希望有更多的新進能夠深入了解耳機音響的相關資訊(我個人掉坑後目標科目從三類轉向二類了)
mlnaml 寫:
我不是很喜歡深坑這種說法,拿貴一點的器材的人就會比較厲害這點不是絕對的,不妨看看MyAV那邊也有一些玩高級喇叭的擺位、吸音板亂擺,被噓到爆的案例。
能找出適當的器材、在有限的預算內,配合聽的音樂類型,達到滿意的效果就可以了
不用特地去追求完美的原音重現,各式音樂都要通吃
ray90302 寫:我之前也有問這類的問題~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沒有絕對的好壞 與絕對的優勢![]()
分享一下個人聽感
一般創見MP4:中性偏暖底
1.聲音聽起來比較有包圍感 厚厚的Feel~
2.再來~細節部分是有的 但是不會那麼被獨立出來 (就是感覺不搶戲 搶鏡頭)
聽人聲有點韻味 有點小包圍感 (這點其實看人和喜好與歌曲走向 有些人喜歡聽清唱 那種好聲音就不需要太過渲染 )
![]()
![]()
![]()
![]()
![]()
![]()
![]()
冷底的J3:冷底的訊源之1
個人覺得
1.樂器的表現部份比較突出 聽樂器感覺分離度比較好 比如說像鋼琴他一次壓兩個鍵
冷底:很清楚知道他是兩個鍵同時壓的 暖底:比較偏向一個獨特音色
2.音場感覺遼闊點 聲音有點變瘦變細的感覺 不太會佔你耳朵的空間
3.聲音與樂器的分離度比較佳 細節也會比較突出 雜質也多的意思(不是說暖底沒有歐 而是說冷底很容易聽出他的構成 暖底的話除非你刻意去聽 細節是有 但是不會那麼被訊源放大)
4.該收就收 不拖泥帶水 感覺很乾脆 比如說低音 冷底:咚 暖底:(可能)咚~~
===================================================================
一般來說如果聽流行音樂 (比如說 Lady Gaga ~Call me maybe ~One Direction)
這種有低頻 砰砰感覺的 再加上他們歌曲營造的氛圍較強 相對細節比較不那麼重要 所以我覺得用暖底聽比較適合!! 因為冷底收放自如(有點自制的感覺 我個人會覺得她怎麼唱不開 或是有點不夠High 不夠Crazy)
如果你是聽(Adele 那種 Rolling in the deep 或是古典音樂 想聽那種悠揚流轉綿延的Feel)
我個人覺得他本身音色就很漂亮 人聲很清亮 想聽嘹亮又有穿透力的嗓音我覺得搭配冷底會比較適合 (因為歌曲好聽的點不在於它的背景音樂 而是人聲詮釋的方式)
冷底配樂器是因為定位精準 該收就收 也很不錯 如果你想聽的是大規模而且大氛圍營造的感覺 或許應該選暖底試試看 可能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