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月下午一點時送到, 但是手邊沒有相機而且我已經過了四天沒有音樂聽的日子了,所以也顧不得有體育課要去上, 很猴急的箱子拆解開接上DA-151.
事情要回到三天前說起囉, 賣掉Cantate + DT 990之後為了物色新系統,
著時花了一番功夫在尋找資料跟耳擴訊源的搭配, 後來還是在
DT880 + 萬元耳擴跟Stax 2050II這兩組花費差不多的系統做抉擇.
不過在音悅展示的就只有4040II, 不過我想說先了解一下靜電耳機的特色
再從Basic System開始入門, 於是就預約試聽了
在當天試聽之前, 我從未知曉何謂透明感, 什麼叫高貴的感覺,
一直到當天戴上耳機, 耳邊傳來音樂之後竟然從一首首聽到爛掉的曲子中
找到前所未有感動. 連身邊沒聽過高接耳機的女友再戴上4040的三秒鐘後也不禁輕呼"好好聽喔", 聽了半小時之後突然想起今天還有另一套系統要試聽, 不過老實說聽過4040之後, DT880真的遜色不少
於是聽不用十秒我就決定要帶2050II了, 不過走之前看著聆聽用的設備
4040II + DA10 + TL-51X(R?), 心裡還是會怕2050II的表現跟當天的聽感相差太遠...
今天拆開之後有幾點讓我蠻驚訝的,
首先就是耳機驅動器真的是非常小巧,
控制面版非常精簡, 只有一個耳機插入孔跟一個開關兼音量旋鈕, 背板則有二組RCA輸出, 驅動器的配件有一組RCA線, 一個AC Adaptor, 老實說打開驅動器的包裝之後掉出來一個小小頗有重量的紙盒, 沒想到打開來之後居然是電源變壓器


耳機部份的話, 我個人覺得戴起來是比DT990舒服, 側壓並不會特別強,
耳罩的部份並非呈一平面, 而是有一點高低起伏的設計讓耳罩能舒適的貼在皮膚上, 不過帶久了會有點悶熱. 我想是人工皮革的問題, 不過大致上配戴感相當舒適, 極耐久戴; 還有就是耳機線不長, 好像只有兩米不到的樣子.
終於到了戴上聆聽的時候, 聽過兩小時之後有了一點初步的心得,
第一個就是2050II跟4040II之間的音質差異似乎沒有價格上的這麼大.
就算是使用basic system也能以經濟實惠的價格來體驗Stax耳機的特色
雖然在試聽時4040的確讓我在幾分鐘之內好幾次全身起雞皮疙瘩背脊發涼,
不過在聽2050的時候兩支耳機的表現並沒有我想像中的落差大
我必須說202甫一開聲的表現就令我相當滿意, 我很少有耳機再沒run開之前還能聽上2-3小時的.
首先202的音場很特別, 除了平面的開闊以外還有高低的縱深, 聲音聽起來是有層次的, 最另我驚訝的就是那超好的透明度, 解析力相當驚人, 可以很容易在音場最深最遠的地方的聽到一些之前系統無法呈現的小細節, 還有當音量輸出較小的時候細節還是不會流失, 當音量開大後聲音也不會刺耳
現在就算在聽以前常常聽的曲子還是有很多令我驚艷的地方, 定位也更精確, 我也很喜歡聲音逐漸消逝的殘響, 還有演奏者在樂句間呼吸的鼻息聲, 翻譜的聲音, 挪動身子時衣服摩擦, 移動椅子產生的噪音等彷彿身在其境的真實感, 或者說是身在樂團中的錯覺.
聲音非常清澈, 高音如行雲流水般流暢, 如絲綢般細緻, 中音我就不會形容了沒什麼感覺, 不過低音這邊我必須要說一下, 因為我之前是用DT990這種癖性極重的耳機, 本來以為我需要好一段時間才能習慣202這種口味清淡的耳機, 沒想到我現在已經習慣他低音的表現了


Stax最令人詬病的音壓其實我覺得還好, 聲音開大點就好了, 還是挺有衝擊力的, 不過當然不能跟動圈耳機比啦. 還有大小聲的變化還真是不夠明顯

至於音樂的適用性...我有聽FF7 AC跟sound horizon, 坦白講我都覺得很不錯耶@@
比較先前的系統(dt990 + cantate)的話,
我覺得音場, 解析度, 真實感是2050II勝, 樂器的形體清晰分明, 分離度也很好, 我覺得比前系統優, 聲音更是自然, 沒有特別誇張修飾的頻段,
但是衝擊力啦, 音壓, 飽滿程度, 張力變化應該是前系統樂勝才是.
音樂類型的話, 兩套系統詮釋的方式都不一樣, 不過人聲跟弦樂應該是由2050II佔盡優勢, 流行, 搖滾, 金屬就是前系統不惶多讓了
所以真要輕鬆的享受音樂的話我想這組系統目前是非常適合我的, 不過還沒run開就有這種表現了...我想以後我會繼續朝頂端一步一步升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