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苦苦哀求、曉以大義,請我老婆從台灣帶 Fubar 2 + Supplier來美國,在我再三保證音質一定比我現在的系統好以後,她終於心不甘情不願地幫我去買了,不過,前提是如果她來了以後,試聽比較後她認為沒有差別的話,我就慘了
最後的結果,Fubar 2 + Supplier 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安全的讓我老婆通過測試,前提,這是她第一次聽超過 NT. 500元的耳機,我本來一直想,妳聽得出來才怪 You n00b
出門在外,設備一切從簡,電腦源訊,主要音樂格式是 .APE
主機版 DFI LanParty UT CFX3200-DR/G (北橋: ATI CrossFire CFX3200, 南橋: ULI M1575)
耳機: AKG K701
耳擴: Bada PH-12
撥放程式: Foobar2000 9.4.3
原設定: 音效卡: Razer AC-1 + Monster iCable 3.5mm-RCA訊號線 (D.S/K.S. mode in Foobar2000) 價值約: NT $6,800 + 500 = 7,300

Razer AC-1是遊戲週邊專業廠商Razer推出的電動專用卡,號稱Signal-to-noise ratio: 117dB,用的是C-media 最頂級的8788 晶片,比較特別的是它有個EMI Shield,我覺得有效,因為即使我把耳擴開到最大聲,還是完全聽不到任何底噪
新設定: Fubar + Supplier + Pro Co Black Jack RCA-RCA 訊號線 (D.S. mode in Foobar2000) – 價值: NT $6,800
註: Pro Co Black Jack是品X老闆推薦的,價位在 NT 2,000
直接以當舖爵士A/B test後,結果很明顯,Fubar + Supplier + Pro Co Black Jack細節比較清楚、聲音乾淨、空間感較佳,基本上跟前輩的結果是一樣的,故不再多說
題外話1,Asus新的音效卡Xonar用的也是C-media 8788晶片,外加更大的EMI shield: SNR 118dB,定價跟 Razer AC-1也是一樣 ($199 US Dollars),我猜音質大概也是比不上Fubar,雖然Xonar的假想敵是 X-FI
只用Fubar內附的電源跟RCA線沒試,因為沒時間,這幾天在忙搬家的事,不知拿掉以後Fubar的表現會少多少
不過,我發覺 Fubar + Supplier + Pro Co Black Jack的組合,竟然會有明顯的底噪,大概音量開到60%左右,就可以聽到很小聲底噪,100%時,底噪很明顯,還好,我平常聽音樂大概就只有開20%~30%的音量,所以,這對我不會一個問題,只是另我不解的是內接式PCI的Razer AC-1可以做到幾乎聽不到的底噪,為什麼外接式的 USB DAC再加獨立供電還會有底噪? (兩組設定的其它條件相同,所以我聽到的底噪不是來自耳擴等其它設備)
看到有些人可以用ASIO4ALL,但我的跑起來有點問題,聲音會斷斷續續的,根本沒辨法聽(Buffer已開最大),我試了 USB ASIO的Driver跑起來沒有問題(http://www.usb-audio.com/),但是其它應用程式如Game或影片撥放程式卻沒聲音,雖然可以接音效卡輸出,但是要接來接去的很麻煩,所以還是改回 D.S. mode,反正我也聽不出來DS跟ASIO的差別
最後,有點不方便的是每次重開Supplier,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