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超簡單!新手必看的「入坑」發燒指南

HEAD4 合作專版。新聞快訊、專欄文章、活動訊息等等發佈。

版主: HEAD4

[專欄]超簡單!新手必看的「入坑」發燒指南

文章HEAD4 發表於 週五 6月 29, 2018 11:13 am

為何訊源和 DAC 重要?
相信剛入門的初心者們,可能對「訊源」的定義感到疑惑;所謂訊源泛指訊號來源,手機、隨身聽、電腦、CD Player、數位流播放器……都可以成為訊源,愈優秀的訊源愈能徹底挖掘音樂訊息,反映聽感則是細節充沛、層次豐富、輪廓清晰度等。

圖檔
不論少數例外,通常訊源負責 D/A 轉換功能,即是數位類比轉換器(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將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在數位音樂系統中,以數位方式記錄、存儲與傳輸聲音訊號,透過 DAC 將數位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再經由擴大機放大訊號,讓人耳能夠聆聽到,成為音樂播放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手機和平板電腦能播放數位檔案,必然經過數位類比的轉換過程,基於設計、體積、成本等現實考量,絕大多數採用整合晶片,音質不如獨立的 DAC 架構來得理想。


【文章導讀】
耳擴功能與必要性
隨身型&家用型耳擴
DAC+耳擴是主流玩法
頭像
HEAD4
SR325
SR325
 
文章: 1481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8, 2016 12:13 am

耳擴功能與必要性

文章HEAD4 發表於 週五 6月 29, 2018 11:17 am

圖檔
圖片來源:SONY TA-ZH1ES

DAC 是搭起數位與類比訊號之間的橋樑,那麼網路論壇經常提到的耳擴呢?從定義開始理解,耳擴泛指「針對耳機設計」的擴大器材,其功能與兩聲道/多聲道擴大機相同,作為放大類比訊號之用,考量對應阻抗、耳機擴大器的阻尼設計針對耳機最佳化,提供適當的電壓及電流輸出。

所以耳擴非買不可了?其實視耳機特性(好不好推)而定,舉例隨身耳道和耳罩,通常設計給手機、平板或隨身聽使用,容易獲得不錯的聲音表現,從耳擴攜帶性、使用方便性及價格等因素,也是您事前考慮的購買條件。
頭像
HEAD4
SR325
SR325
 
文章: 1481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8, 2016 12:13 am

隨身型&家用型耳擴

文章HEAD4 發表於 週五 6月 29, 2018 11:18 am

圖檔
圖片來源:Audio-Technica AT-HA5050H

按市場需求區分,耳擴分成家用型與隨身型;家用型耳擴擁有充裕設計空間,不必受限於用料和 SMD 元件,機殼抑振及散熱更加周全,同時提供豐沛的耳機驅動能力,驅動高階耳機更有餘裕,而且 I/O 介面採用常規標準,「無痛」連接 DAC 或前級擴大機(耳擴設定 by pass),穩定電源供應保證大動態的播放效果時,不會讓聲音疲軟。

如果您是追求極致的耳機發燒友,擁有高品質訊源、DAC 和中高階耳機,希望完整發揮耳機潛力,投資家用型耳擴帶來的提升更加「有感」!
頭像
HEAD4
SR325
SR325
 
文章: 1481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8, 2016 12:13 am

DAC+耳擴是主流玩法

文章HEAD4 發表於 週五 6月 29, 2018 11:21 am

承上文,家用型耳擴優勢不勝凡舉,可惜無法隨身攜帶是最大問題,直到智慧型手機的蓬勃發展,行動運算的概念隨之誕生,讓行動裝置具備豐富的擴充性、自由度和可玩性,因應需求創造市場,但手機、平板並非專業播放器,內部音訊採用高度整合的解決方案,很難滿足音樂愛好者的音質追求。

圖檔
圖片來源:ONKYO GRANBEAT DP-CMX1 GUP

近年國際大廠 vivo、LG 頻頻推出高音質手機,全數採用獨立的 DAC 晶片,針對耳機輸出最佳化,音響大廠 ONKYO 也開發音質導向的智慧型手機 GRANBEAT DP-CMX1,或者是通訊功能的隨身播放器。

通訊技術交給日本第一大、世界領先的資訊科技公司 Fujitsu 擔當設計,ONKYO 則專注音頻電路的開發,搭載音響級 DAC 晶片和運算放大器,通訊電路與音訊電路分離,亦為左右聲道獨立的全平衡設計,追求最短傳輸路徑,滿足大眾甚至發燒友對音質的追求,興許成為耳機器材的新指標呢!
頭像
HEAD4
SR325
SR325
 
文章: 1481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8, 2016 12:13 am


回到 HEAD4影音頻道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