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nterview With John Grado 繁體中譯

所有形式耳機與耳機驅動器相關討論,耳機系統專區.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An Interview With John Grado 繁體中譯

文章barista123 發表於 週一 8月 29, 2005 5:10 am

小弟取得headfi.org上的Zanth先生同意翻譯他訪問John Grado全文.
原文:http://www4.head-fi.org/forums/showthread.php?t=129877
該篇文章頗長,小弟分批翻譯,預計在兩週之內完成.
請不吝指教.
請勿任意轉載本文以及原文.本翻譯文只被授權登在於本站以及本人Blog.

I had obtained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 to translate this text into traditional chinese.
PLEASE DO NOT POST THIS TRANSLATION OR THE ORIGINAL TEXT WITHOUT THE AUTHOR'S OR MINE WRITTEN CONSENT.


[首先,我想要先向John Grado表達我最誠摯的謝意:撥空與我對談,以公開的態度來回答幾乎任何問題.在訪談的過程中,有好幾次我都想要終止這個訪談:一方面不希望我這一長串的問題會讓他覺得厭煩,一方面也是怕會涉及一些敏感的話題.但是John總是不厭其煩的回答所有的問題,並且積極的讓我們的對談流暢的持續下去.能夠跟 John這樣對話是我的榮幸,也是一段美好的經歷.]

每個人總是可以回憶起生命中某些特別值得懷念的時光,這些回憶是特別的亮麗精采.對我來說,其中一個這樣的時光就是在我第一次聽到一副真正好的耳機的時候.我可以記得當時腦海中的思緒,我的興奮以及當時聽的音樂.我還可以清晰的記得音樂中的每個細節(好啦,也不是全部,但是幾乎是所有的細節!).為什麼這樣的回憶是如此的特別呢?畢竟,也只不過是在聽一副不錯的耳機罷了!一部分的原因是:我的音樂從來沒聽起來這麼悅耳過,而且音樂仍然是我生命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另外,這樣的經歷讓我開始了一項新的嗜好,一項我仍然相當享受的嗜好.這段回憶中的耳機就是Grado SR-60(譯註:現役Grado系列中的入門型號).七年之後,我聆聽一些比SR-60更好的耳機(大多數是Grado),但是我仍然非常享受SR- 60.我非常喜歡Grado的耳機,如果常閱讀我文章的同好大概也知道.

這個春季,我決定要追求這項嗜好的終極目標.我所謂的終極目標,並不是單指喇叭系統.一方面我仍然比較喜歡耳機系統,所以我不覺得使用喇叭是所謂的終極目標;另一方面,這個網站畢竟還是以耳機為主.對我這個從數位世界中長大的人來說,走向黑膠唱片就是這個終極目標.當我在聆聽黑膠唱片時,我可以聽到許多 CD上面所聽不到的.同樣的錄音,有些黑膠唱片聽起來就是比CD好聽好多倍.對許多人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大秘密.但是我發現,在聆聽黑膠唱片時, Grado耳機比其他耳機更生活亮麗.在過去六個月中,我有用過許多很棒的耳機,但是沒有其他廠牌的耳機可以將這兩種格式的錄音以這麼大的差距表現出來. 簡而言之,當用其他的耳機聆聽黑膠唱片時,音樂的表顯相當出眾,但是Grado耳機所表達出來的則是另一個層次的音樂.這樣的發現讓我回去閱讀 headfi在紐約聚會的紀錄,這當中有人提到John Grado很常聆聽黑膠唱片.作為一個唱頭製造商,這也不是什麼希奇的事情.但是我不禁開始揣測John是否使用黑膠唱片來調整他耳機的聲音呢?如果真的是如此,那麼Grado的耳機應該是會再聆聽黑膠唱片時發揮最好的聲音!我的意思是,就算是黑膠唱片是個比較具有優勢的媒體之外,Grado的聲音就是以黑膠唱片為基礎的.我必須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當我再思索如何找到解答時,我決定直接寫一封email給John.我詢問他是否可以撥空可以讓我們談談他的耳機以及他對於撥放音樂的看法.同時,我也決定要問一些我長久以來就有的問題.幾天之後,我便收到John的回信,他同意跟我聊一聊.我們又花了一個禮拜討論適合雙方的時間,而今天早上就是這個適當的時機.今天將會是我生命中另一個值得懷念的美好時光.

好,就讓我好好準備這個訪問.我前一天晚上沒睡好.我很少能夠一夜好眠,但是在這種隔天有重要事情的晚上尤其睡不好...像是有考試,公開談話,打針或是與音響界這麼重要的人談話.天一剛亮我就起來了,然後開始整理問題.我不是記者這種類型的人...我也從來沒有訪問過任何人.John和我約了九點到九點半之間,為了保險起見,我挑了9:15分.

我撥了他給我的電話號碼,響了兩聲,電話那頭傳來一句親切帶點布魯克林口音的"Hello".嗯,目前為止還不錯,我還沒有說什麼會搞砸的話.. 還沒. =D 雖然我沒有顫抖,但是我擔心如果我回答他的時候聲音會亂掉.拜託...難道我是個十三歲的未成年小孩?我鎮定的回答他"Hello Joh, this is Jason speaking."

各位,接下來的就是歷史了...

好了,如果我在這篇文章中繼續拖拖拉拉寫這些東西,你們很多人可能會希望我趕快回歸正題寫一些好東西.但是,什麼是好東西呢?是之前列出的問題的答案嗎?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些是"好東西",但是說實話,跟Grado先生談過之後,我覺得所謂的好東西,就是那些其他的東西:不是那些問題的達按或是我個人問題的解答.

我是在上班的日子從我家的地窖般的地下室撥電話給John.我早上向公司請假,以便可以好好的做好這件事情.我沒有可以將電話內容錄音的設備,而且我想也沒有任何人會對這越洋電話逐字逐句的內容感興趣.所以這次訪問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對話語錄,我也不準備試圖重建我們對話的所有細節.我將會描述這個對話的主要部分:以一個整體的方式呈現,在這之中,有些地方我將會列出問題,並且寫下我所得到的答案.我真心的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你有所收穫,我知道和John談話讓我獲益良多,我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公正的反映出我的收穫.

我們開始吧!

從一開始,John就非常的輕鬆,讓我覺得很放鬆許多,而這點對我相當有幫助.我從感謝他提供這個跟我對話的機會開始,當然,我也以最不像死忠粉絲的方式誠摯的推崇他的成就.你們也知道...就是不要讓他感覺我很狗腿啦.我也沒亂說話,他也已經知道我曾經擁有幾乎所有Grado的耳機(在第一封email 中).所以我猜他已經知道我是相當的喜愛Grado耳機(我在那封信中寫這些,最主要是希望可以讓他願意接受我的訪問).他以相當友善的態度告訴我能夠讓我這樣想是他的榮幸,而且他而且他也希望能夠盡量的坦白.如果我問了他什麼不想回答的問題,他就會告訴我他不能回答.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結尾時,你就會發現是我在縮短訪問的內容.John一直讓訪問持續進行.當他感覺到有更多的問題時,他不在意花更多的時間跟我聊!多麼好的一個人!

那麼我要從哪裡開始呢?當然是從頭開始啦!在另外一篇討論緒中的問題是,Grado有個標準的聲音(house sound),而John是否會改變這個聲音特性中?這個標準聲音的概念似乎是從公司成立之初就一致的存在了.因為Grado是Joe叔叔創立的公司,我想要知道John是如何接觸這項事業,而他又準備如何接續公司的傳統?
barista123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12, 2004 12:03 pm

文章feoteng2003 發表於 週二 8月 30, 2005 3:51 am

感謝!等好久了
feoteng2003
SR40
SR40
 
文章: 26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9, 2005 10:50 am

文章barista123 發表於 週二 8月 30, 2005 10:41 am

feoteng2003 寫:感謝!等好久了

請多指教 ;)
barista123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12, 2004 12:03 pm

文章barista123 發表於 週二 8月 30, 2005 10:43 am

Part II

讓我盡量不重複Grado網頁上所寫的,John是在他還是十幾歲的時候開始在Grado工作.他會在Joseph工作忙碌,設計產品,仔細聽音樂或是討論音樂重現藝術時在店裡面幫忙.我特別問他的好耳朵(我不用金耳朵這個詞,因為他沒用這個詞,Joe也不用這個詞,不過我想是相差不遠吧)是否直接與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跟Joseph工作有關係?他告訴我這當然有影響.

"想想看一個義大利廚師"他說'如果我的叔叔是個義大利廚師的話,我也很有機會會成為一個義大利廚師.當然我將會使用不一樣的香料,味道將會有些許不同.但是我們都會是義大利廚師.沒有誰比誰好的問題,只是不同形式的廚師".

從這幾年來在headfi上面的討論,曾經有一些激烈的辯論,到底是誰做的耳機比較好?是John還是Joe?他們每個人心目中都一個特定的目標,都有一個想要呈現音樂的風格.Joseph是替錄音工業製造耳機:他們需要非常準確,音染少,細節多的耳機.另一方面,John是替音樂愛好者:在家裡或是在公車上聆聽自己最喜歡音樂的人設計耳機.我曾經在我的RS-1和HP-1, HP-2評論中提到這點.試著問問線上的許多使用者,這樣的結果應該是可以預期的.不是所有人都喜歡HP-1000:有許多人比較喜歡現在的 Reference和Signature系列耳機.不管你喜歡哪一個耳機,人們大概都會同意這些旗鑑耳機,不管是RS-1還是HP-1都是當時,甚至現在還是,革命性的好耳機.

實際上,在John接管公司之前,Joseph Grado已經幾乎想要把他鍾愛的公司給收起來了.John仍然記得八零年代末期到九零年代初期是耳機和唱頭兩個市場的低點.CD唱片幾乎已經全面取代黑膠唱片而且Sony的"Walkman"也在市場上刮起一陣旋風.更糟糕的是,"Discman"也在市場上相當成功,大多數的年輕人更不可能回頭去聽黑膠唱片了!此時,DAC也開始變得相當的有效率,再加上一些類似upsampling和oversampling的技巧,CD唱盤也開始聽起來相當的動聽!甚至八零年代較差的mix和mastering技術的CD唱片音色也不錯!這些改變不只是數位錄音和混合技術在過去十年間媒體上大肆宣傳的效果.甚至有許多音響發燒友棄黑膠唱盤而投好的CD唱盤.Grado一開始是以唱頭生產起家,最後開始涉入唱盤,唱臂和喇叭的生產.然而,在1963年,除了唱頭之外所有其他的東西都放棄了.隨著Joseph發明的立體聲移動式線圈唱頭,他讓真正發燒級唱頭在世界上普及.這些唱頭相當的熱賣,因此他們決定就專注於在這個項目上面.然而這個在當時看起來最好的產品卻是這個具有相當歷史以及創新能力的家族音響企業的一個致命傷.或許為了能夠改進銷售額,Joe Grado在他任期的最後就開始設計一個非常高階的耳機,以便能夠在錄音室中使用.這個我們耳熟能詳的HP-1000系列高階耳機本來是不打算叫做"HP-1000"系列.實際上,Joe創造了這些HP-1是後來才被稱為"HP-1000"的.這些本來是Joe所設計的唯一耳機,然而,在製造的過程中(John親手製造了每一個耳機,而且總共一千支,不是每個系列各一千支.全部就只有一千支HP-1000)他們試著製造一個沒有相位開關的HP-1000.這個製造方式變得容易許多(John的心目中對HP-1有著相當特殊的地位,但是我想應該不是一個好的地位.這些相位開關很難組合而且他是唯一知道如何維修的人),但是所有的耳機殼都已經寫上HP-1000了,所以他們決定把有相位開關的叫做HP-1,沒有的叫做HP-2,而HP-3則是動圈沒有匹配很接近的.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個革命性超越發燒級的真正專業動圈耳機:Signature Series HP-1000.

順道提一下,有人對於如何區分HP-2和HP-3有興趣嗎?沒有人?Okay,那我就不說啦.喔?我聽到什麼?有人威脅要把我給宰了?好啦,不必這麼生氣嘛...答案就在耳機墊下面,就像是我們用來找到Reference系列和Pro系列生產序號的地方!在每個HP-3上面都會清楚的標明他是HP-3.但是這些字很容易被擦拭掉.可惡...那如果有人把他擦掉的話怎樣分別呢?第一,只有五十個HP-3被製造出來!對沒錯,就是五十支!而且是最多五十支,可能更少!第一批的動圈沒有匹配的很接近(匹配的基礎是在0.05db以內)因此他們決定賣價是比HP-2稍低一些.這些就是所謂的HP-3.然而,之後生產的動圈可以匹配在0.05db以內.因此大多數以HP-3名義賣出的耳機其實就是HP-2.因此,在這五十支HP-3中,大多數都有到達HP-2的水準,換句話說,就是HP-2換個名稱罷了.如果你很確定你自己有的是HP-3的話,John說他自己在大多數的狀況下都無法區分這兩支耳機.HP-3和 HP-2以及HP-1實在是太接近了.另外,對John來說HP-1和HP-2的聲音幾乎也是一樣.以聲音的表現來說,這兩支耳機應該是一樣.就算有差別,應該也是和耳機線有關.說到線材,這就有趣了...Signature系列只有兩種線材.第一種是Joseph Grado Signature Cable,另外就是第二代的Joseph Grado Ultra-Wide Bandwidth Signature Reference Cable.但是等一下,那些上面沒有任何標示的線是什麼線?那些,大家注意了,用的是RS-1的線.有些耳機換線之後就是用RS-1的線(最新的線). 我覺得有趣的是:那些聽過三種線的人幾乎都一致的認為沒有標示的線是最好聽的.有多少次我聽到人們說:Joe是大師,而作為徒弟的John讓大師的技藝失傳了?有沒有可能John真的知道自己在幹麻,而正如同我稍早所說的,只是目的/注重角度的不同呢?另外一個重要的事情是,John在設計HP-1000 的時候是全職在Grado工作.親手製造每一支耳機,他可以很深刻的了解到製造的水準,成本,更重要的是這些耳機的聲音.無論如何,就是在製造HP- 1000的時期,John接管了公司.我想我又回到正題上面了,但是離結束還有段距離就是了.
barista123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12, 2004 12:03 pm

文章J.C. 發表於 週三 8月 31, 2005 9:33 pm

barista123 寫:
feoteng2003 寫:感謝!等好久了

請多指教 ;)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Bravo!!加油加油~
頭像
J.C.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7月 19, 2005 7:09 pm
來自: Deloitte.

文章hui 發表於 週三 8月 31, 2005 9:44 pm

追看中. 還是中譯有看頭.
看E文時, 看不了兩版就放棄了.
hui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17, 2005 5:40 pm

文章barista123 發表於 週五 9月 02, 2005 12:33 pm

當John正式接管公司之後,他讓公司的情況整個改觀了.實際上,因為John的努力,讓Grado從一個年營業額30萬美金的公司便成為年營業額一千萬的公司(2004年數據,這是他們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2005年應該會是更好的一年,在獲利數字上已經比去年成長了20%.這樣的亮麗的成績怎麼可能發生在一個不懂得如何設計耳機的人身上呢?

然而,在九零年代初期,整個市場對於$395, $495和$595價格的耳機的反應不是很好,甚至是在專業市場上.怎麼辦呢?唱頭也幾乎賣不出去...這些堅固高階的耳機也賣不好,John也不希望讓Grado Labs回到原始的店...一家雜貨店(這真的是一個有趣的故事.當John的祖父從西西里搬到布魯克林之後,他在家外面開了一家蔬菜和水果的店,也就是現在的Grado Labs.這個事業成長了不少,而John的祖父希望每個兒子(應該是五位)都進到雜貨業,並且能夠開Grado連鎖店,甚至能夠到達布魯克林以外的區!但是問題是Joseph想要當一個製錶師父而Angelo想要當畫家.Angelo就是John的父親.我猜其他的兒子也不想要承接這項事業.最後Joseph在那間房子裡開始了Grado,剩下的就是歷史了).SR系列的耳機雖然已經開始在販售,但是賣的不是很好,至少跟縣在Grado所享受的銷售數字相差甚遠.實際上,要一直到John決定完全重新開發產品線,並且設計新的動圈之後,我們今日所知道的Grado才正式的飛黃騰達.

John在公司初期的幾年非常努力,而且他的目標是要能夠在世界市場上面發揚光大,但是他的目標不是在專業市場中,而是如我稍早所提的在家用市場裡.SR-60是第一個用如此低廉的價格挑戰音響器材市場的產品.雖然$69的售價對於許多人來說還是有點高,但是與其他發燒耳機相比,$69仍然是很便宜的定價.SR-60受到了市場上的許多肯定.只要去看看'讚揚SR-60'討論緒,你就會發現即便是已經推出了十年,SR-60仍然的價格性能比仍然是最好的.SR-60在業界享有傳奇的地位,而且贏得兩屆的Stereophile Product of the Year獎:"The Accessory of the Year"以及"Budget Component of the Year"兩個項目中.在某段時間,SR-60幾乎佔了Grado一半的銷售額.這項產品是Grado轉機的開始,也是John的金耳朵和巧手的最佳見證.我不會在此詳細的描述SR-60的聲音特性,這些特性已經在許多的討論緒中詳細的討論過了.然而就算非常痛恨Grado聲音的人(痛恨可能是一個太強烈的詞...)通常還是會認為SR60在這個價位上的表現實在很棒.在SR60之後就是80, 125, 225最後就是Prestige 系列的頂峰:325.我將會假設塑膠是用來降低成本並且達到一般大眾可以負擔的售價.325是以金屬製造的,而John對於金屬外殼的製造相當的熟悉.這支耳機理應就是該系列最棒的一支.然而我們許多人都知道,雖然媒體都說325是一項偉大的成就,但是一般的共識都是認為325大概只算一項支線產品,不算真正225的升級.許多在這裡的網友都會推薦225而不是325.這也正是325i出現的契機之一,不過我們稍晚在討論這點.接下來出現的便是一個具有極致表現而不只是提升產品線的產品了.在一天晚上,John有了一個想法,如果他使用木頭而不是塑膠或是金屬的話,會如何?因此他開始尋找完美的木頭.他手上有些核桃木,聲音不錯,但是不是他理想的聲音.最後,我們知道他決定用桃花心木(mahogany).Reference系列耳機就是現在Grado的頂級系列.包含了RS-2以及舉世聞名的RS-1.RS-1又是另一個Grado粉絲鍾愛的產品:在hi-fi相關媒體上面收到許多很棒的評價,而且是Stereophile雜誌唯一連續兩年提名為"Product of the Year"的音響產品!

John 曾經而現在也還是做了些正確的決定使他獲得這麼多的重視.Grado一年賣出五到六千隻木頭耳機的事實就是證明了他們在高階耳機市場的競爭力.他如何做到的呢?不像世界上許多其他的耳機製造商,他只使用他自己的耳朵來設計一個產品.當然他有一些特殊的儀器來幫助他把動圈作匹配,但是在設計階段他並不依賴規格.他利用他和Joseph一起工作時獲得的訓練,擁有金耳朵的歌劇歌手,以及他們自己錄製的唱片,一些特定曲子來得到他喜歡的聲音,以及他所希望表現的聲音,再把這些聲音運用到產品上.使用他們自己錄製的唱片有許多的優點:他們知道這些現場表演的聲音,他們也就可以知道產品可以多完整的重現現場表演的聲音.Joseph買了市場上最好的錄音器材來錄製這些唱片,然後...他修改這些唱片以讓它們更好!毫無疑問的,Joseph以及John都確切知道這些唱片所呈現的聲音.這些錄音(CD上)都是他們工作上所使用的樣本,而且都盡量接近現場演奏.John也使用三個特定的黑膠唱片來當做參考(只有二十秒).一個是Eric Clapton的unplugged專輯(這會不會是為什麼RS-1在展現絃樂器時特別的真實呢?),另一個是Duke Ellington彈奏鐵琴,最後則是Ella Fitzgerald最棒的錄音(我可以很誠懇的說,女聲再Grado耳機上面聽起來特別真實,尤其是透過RS-1)(譯註:Ella也是譯者最鍾愛的女歌手,強力推薦她的唱片).我這次訪談的目的之一就是有關黑膠唱片的部分...所以我問他有關使用黑膠唱片聲音為藍本的部分.考慮到John最主要是使用CD為來本,我感到相當的驚訝!他對我的訝異的答案是?"如果在cD上面的聲音好的話,在lp上面的聲音只會更好."這正是我的經驗而且這對我來說效果很好!

有一個問題是問說John平常都聽什麼音樂?或許這影響了Grado耳機的聲音?John跟我說他幾乎聽任何音樂,但是在六零年代長大影響了他很多.因此像是披頭四,The Stones以及The Who可以算是Grado背後的影響因素之一.終極搖滾耳機?現在我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譯註:個人認為這也是為什麼Grado的銷售數字可以長紅的關鍵,畢竟現在聽搖滾流行的人比較多,$69的耳機可以滿足很多這樣的市場)在八零年代時,John和他的妻子周遊美國,雖然John對於記憶名字不是很在行,但是他也喜歡許多他兒子喜歡的樂團.搖滾樂仍然是在他的血液裡.雖然當一個hi-fi公司的老闆有許多好處,Mr. Grado仍然發現他自己大多數時候是聆聽收音機.最主要是因越時間的限制以及可以讓音樂好幾個小時自由的撥放.如果他可以的話,他會聽黑膠唱片,因為他認為這是最棒的音樂:他使用一台micro sieki以及Joseph Grado Signature Arm和John Grado Statement Cart.他也用許多不同的唱盤來聽CD唱片.這些都透過一台管機或是一台晶體機來撥放,他使用一個開關來自由的在兩者之間切換.所有的管機系統都是Melos.哈,這不是很有趣嗎?有多少次我們看到許多評論都認為和HP-1000系列最匹配的擴大機就是修改過的Melos?有多少次呢?太多次了!當然這個擴大機也和現在許多Grado耳機相匹配.John使用一個SHA Gold作為前級,然後使用巨大的Melos單聲道和Grado IC.他的晶體機都是Threshold和Forte.他一般都使用隨手可得的系統來聽音樂.但是他也承認他一般都是聽喇叭比較多,因為比較容易一次處理很多事情,也比較容易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在家裡的時候,喇叭是比較適合和全家一起廳的設備.我們當然都知道有一個巨大的高塔,上面搭載了32個RS-1動圈以及一些低音單體的喇叭.沒錯,這就是中級的Grado喇叭(譯註:小弟愚昧...真的有這種東西?32個單體?).沒錯,這就是他聽的喇叭,但是他也聽其他的Grado喇叭.其他的喇吧?是的!實際上,John設計並且開發了五種型號的喇吧!他甚至請了一個工程師來額外的協助和給他一些建議!
barista123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12, 2004 12:03 pm

文章謝光臨 發表於 週一 9月 05, 2005 5:21 pm

滿有趣的訪談,期待接下來的 :oops:
Home:
Grado SR80
Icute
Creative Digital Music
Kingcable Pure Silver
謝光臨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六 7月 31, 2004 11:32 am

文章barista123 發表於 週二 9月 06, 2005 10:47 am

這次進度稍緩...抱歉... :)

-------------------------------------
或許你們有些人會在想,為什麼他不開始賣這些東西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對許多人來說有些驚訝,但是當他告訴我原因時,我真的身受感動,而且我對這個人的尊敬簡直要衝出屋頂了.因為他忙碌的製作現在的產品線,以及緩慢的擴增經銷商網路,如果還要增加一個喇叭產品線的話,就會從他的家庭生活中佔據太多時間! John的目標不是支配全世界的耳機市場,而是要生產一個有品質的產品:可以吸引人們來購買,讓他的家庭以及員工們(17個)的家庭能夠溫飽.當他成為公司的總裁的時候,他有相當的衝勁,或許那個時候他會比較認真的來生產一個喇吧的產品線.事實上,當Joe還在公司的時候,喇吧產品的確是在產品線的規劃裡,但是如何讓Grado在市場上站穩腳步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工作,而耳機的銷售成績相當的好,所以他就把目標鎖定在耳機上.在差不多那個時間點,黑膠唱片的銷售數字似乎有在回升,所以John重新運用了Joe開發的技術來開發一個混合式的唱頭:把MC唱頭的技術運用在MM唱頭上.這樣的結果,就是頂尖的 Grado Statement唱頭:具有高階MC唱頭的精細度以及解析度但是沒有任何缺點.再次,大家或許會假設因為Joe發明了這個技術所以John會繼續沿用 MC的技術.因為John對於這個技術相當的熟稔,所以他可解這個設計聲音上的缺點(至少從他的角度看來),所以他就減少使用這項設計.這是個相當聰明的設計方式,幫助他們賣了許多的唱頭.所以在唱頭和耳機之間,他不覺得需要更積極的開發設計新的產品:因為這些活動都會迫使他減少花在家庭上的時間.他說仁醫生只能看到自己的小孩成長一次,但是一項新的產品任何時後都可以開發.他的想法贏得我相當大的敬意,尤其我自己剛為人父.當然John希望看到 Grado成功,但是Grado現在已經享受了很棒的成功.縱然其他的公司老闆會花很多時間來維繫這樣的成功,Grado曾經從成功擺盪到失敗在回到成功,所以他知道這很花時間,而且都必須要損失他和家庭一起的時間來達成.現在他已經五十幾歲了,他變得比較成熟了,也知道人生不只是工作而已.他知道這項生意中,讓客戶服務好,經銷商滿意遠比每年開發新產品重要多了.

這樣就代表未來我們看不到John開發的喇叭了嗎?當然不是.也許在未來他們會被製造.那其他的新產品呢?John說他只有在感受到市場上又特別的空白的時候才會積極的設計新產品.例如,HPA-1生產的理由之一就是因為在那個時候,前級擴大機通常沒有耳機輸出,就算有的話,也都只是事後加上去而且音色很差.Joseph聯絡他在Melos的好友,其中一個就是傳奇的Sed Smith,他跟更傳奇的Saul Marantz(Joe跟他有私人交情,甚至他們是一起開始音響事業的)一起工作.他委託他們設計一款擴大機來驅動他的HP-1000.哈,這就輪到 Zanth的超級稀有,曾經是世界上兩款之一(現在是為一一台)的Melos SHA-X!在那個時候,這台擴大機還沒有命名,而Joe在聽過Melos的展示之後不是很喜歡.並不是因為聲音不好,而是Melos在Joe所要求的聲音上做了他們自己想要的"提升".他們認為這台擴大機的聲音應該是這樣或是那樣,最終Joe不是很喜歡這個聲音所以他就開始設計他自己的擴大機,最終就是叫做HPA-1.(我拿到這台Melos的過程實際上蠻酷的,當Joe要從NJ搬到NC的時候,他想要賣掉一些他的東西.Tom Codelesce <<我希望我有把他的名字拼對,他曾經是Grado和Saul Marantz的QC工程師,他也親手製造了每一台RA-1>>他連絡了Joe,買了一些他要賣的東西.Tom買的東西隻一就是最終我拿到的這台擴大機.這台擴大機唯一的另一台是送給Melos的主要經銷商之一,而這台擴大機在我買了我的之後九個月在EBay上出現.)

所以我們回到John以及他的空白產品理論.在大約九零年代中期,Headroom開始生產一些耳機擴大器,而其他的公司也加入了.因為有許多的廠商開始賣這些東西,John就認為沒有繼續製造和銷售HPA的需要了.HPA的生產費用相當高昂,在那個時候光是機殼就要花費$175!而我相信當初的建議售價是在$900左右,而John並不認為那會是一個幫助Grado的主要產品.當RS1在市場上出現的時候,已經有許多可以驅動這隻耳機的產品,但是都不是 John認為是合適的系統.他自己就有一台SHA Gold,所以他對於聲音的表現有他自己的想法,他便開始設計一台符合他理想聲音和售價的擴大機.他放棄了昂貴的機殼,使用和Reference系列相同的木頭,雖然價格仍然不算低,但是提升了外觀的美感(至少對我而言),這樣RA-1就誕生了而且也相當的成功.雖然這是一台頗具爭議性的耳擴,但是 John還是達成了他想要的.RA-1被許多人認為是和Grado耳機最速配的前十名擴大機,實際上端看你和誰討論,許多人都認為RA-1應該是前二名或是最棒的!(我自己認為Ear HP4是和John的耳機最搭配的,接下來就是RA-1,雖然我還沒聽過EMP系列,或許我的排名會因此更動).

在現在,RA-1或許比其他的擴大機得到更多的批評.我稍晚會提到這些批評,但是現在許多人提到想要一個升級版的擴大機,或是一個管機?因為現在市場上擴大機的產品線相當充足,他可能最終會設計出一台市場上早就有的產品.RA-1已經達到市場上許多人的需求了(我知道許多head-fi的網友會有異意,但是請記得head-fi大概也只構成Grado不到1%的銷售額?)因此開發另一個晶體機對他而言並不是太合理,除非他認為可以大幅提升.而如果是管機的話,市面上有太多機器了,一定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

所以似乎在開發新產品上面,John算是相當的保守.他的確是.他並不希望成為一個跨國企業公司的老闆,他也不想要坐在桌子後每週工作一百小時.實際上, 可以常常看到John在包裹箱子,操作塑膠射出成型,組裝一組耳機,把貨物裝上載貨車等等.他親手接觸他的事業,而且他也計畫持續如此.他也曾經被一些國際連鎖公司像是Circuit City之類的聯絡上,但是說實話,跟像那種公司打交道不是Grado的長處.如果是公司一開始的時候,他也許需要透過他們來進入市場,但是他們現在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也在市場上享有一定的口碑,他不需要這些公司的幫,而且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這些公司通常只在乎獲利能力.他們通常不會特別在乎生產的廠商,他們只知道賣出B數量的X產品總共是X這麼多錢.Grado寧可靠口碑,而且口碑到目前為止都相當有效果.有任何人注意到Maxim一陣子之前的文章?有關RS-1的?他們連絡John!"請把你最好的耳機送過來,我們想要寫篇評論."哈,自己奉送上來的廣告你還需要付錢嘛?在過去幾年之間, Grado產品在很多擁有許多讀者的非HiFi雜誌上出現,像是:Mac World和Wired.因為沒有廣告的壓力,這代表John可以放輕鬆照他自己的意思來建構公司,不像許多其他公司需要時時刻刻考慮行銷手法來保持競爭力或是吸引新的客戶.

回到有關未來產品上面...那麼靜電耳機呢?不會.雖然也不是保證永遠不會...但是至少短期之內是不會.當我問他這個問題的時候,John告訴我說他從沒有考慮過這個可以是個選項直到有一個替其他公司生產靜電產品的公司跟他連絡來問他是否有興趣製造一個產品或是一個產品線.John不想要有這些麻煩,而且或許有些複雜的利益糾葛,所以他決定跟靜電耳機保持距離.當然他一部分的理由是,他不認為靜電耳機是終極耳機!雖然他同意靜電耳機可以把某些東西表現得很好,或許比任何動圈耳機都好,他仍然認為這些耳機在某些部分仍然不足,而這些部分都是相當重要的地方.在這個公司連絡他之後,他的確考慮了製作一種混合式耳機的可能!雖然現在都是理論而已,但是到底有沒有可能真的生產呢?嗯,至少混合式將比純靜電耳機早問世!在我的看法裡,這的確是值得期待的.

對我來說,John顯然是很清楚他要製作什麼產品,也很清楚的知道他想要的是怎樣的聲音,而對於會偏離這個聲音的產品不是抱著多大的興趣.當我問他有關關閉式(closed)耳機時,他告訴我他的確有考慮過.尤其是這幾年來許多人都有問過他.他的答案?"人們想要一支關閉式的耳機但是具有Grado的聲音.但是關閉式的耳機聽起來就不可能具有Grado的聲音."直到他可以設計出一支可以發出Grado聲音的耳機,他不會生產關閉式的耳機.有些人或許會認為這是John的短視,但是他不同意.他知道Grado的聲音也不是大家都喜歡,但是他知道這世界上有許多人想要,喜歡或甚至鍾愛這樣的聲音!他替這些人製造耳機.這並不代表他不尊重那些喜歡不一樣聲音的人.至少從我跟他談話裡發現這樣的推論是相當不正確的.他也曾經向想要找尋不同聲音的人推薦其他廠牌的耳機.他也了解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測量工具而這項工具就是我們的耳朵:大小和形狀都不一樣,我們的耳朵決定了我們所聽到的聲音以及我們所喜愛的音樂.John喜歡Grado的聲音,這個聲音是他們公司五十年來的金字招牌.這個聲音速度快並且散發出PRaT(Pace Rhythm and Timing).如果這聲音中犧牲了巨細靡遺的細節的話,就是以很棒的音樂性補足.如果是聽黑膠唱片的話將可以讓原本已經龐大的音場更加擴增.那John 到底是希望展現怎樣的聲音特性呢?他希望他的耳機(以及唱頭)可是聽起來很有趣味(fun).如果他的目的是生產監聽用的耳機的話,他就可以繼續生產HP -1000就好了.如果你喜歡Grado的聲音的話,那你大概很難找得出跟有趣完全相反的詞來描述Grado的聲音吧.當我跟John描述Grado耳機的音樂特性,我告訴他聲音很迷人,而且我總是不自覺的用腳打起拍子.他笑著同意說:用腳打拍子對他來說很重要,這代表了音樂有傳遞出去.

所以我們可以期待什麼Grado未來的產品呢?這個...那些帥氣的街頭式(street style)耳機如何?是的,這些耳機不只是在生產線上了,John還希望能夠在年底的時候發表,聖誕節禮物?John已經製作了一些原型 (prototype),並且確保了Grado的聲音有被保留下來.他接下來請一個工業設計公司來幫他設計外觀.對於許多希望Grado不再保有"復古" 外觀的愛用者,你們的願望終於成真了.這款耳機的外觀將跟復古式的外觀差別很大,除了靠耳機外面的"Grado Labs"的字樣外,你必須要聽過才能確定這真的是Grado的耳機.設計師已經來來回回修改了好幾次,每次都讓舒適度,合適度和感覺稍微好一些,而現在他們已經在著手設計生產前的最後一個模型了.John希望這隻耳機個個細節都是完美的.如果Grado曾經有失敗的例子的話...那應該就是SR-40 了.John曾經希望這會是大家所希望的攜帶式耳機,但結果與預期的相差甚遠.很諷刺的是,在NY聚會上面當John送出SR-40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聲音棒透了!這次他就更為謹慎了,他不會在到達他相當高的標準前發表這項產品的.當然...如果他製造這些好耳機的話,我們都會排隊等著買的.
barista123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12, 2004 12:03 pm

文章gradors2 發表於 週三 9月 07, 2005 10:03 pm

超級棒的文章
希望能夠繼續看下去
頭像
gradors2
SR60
SR60
 
文章: 59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03, 2003 5:55 pm
來自: 蠢蛋集散中心

文章barista123 發表於 週四 9月 08, 2005 12:07 pm

那麼像是325i一般對於現役耳機的改款呢?325i中的i是代表了改進的意思,而John改進這款耳機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因素是因為今年是Grado 五十週年紀念所以他想要做一些特別的產品.第二個也是對我們來說比較有趣的理由是:他認為325算是整個產品線中比較弱的.他利用一個新設計的動圈來作為主要改進的地方(我問他這個動圈是否是用在PS-1上面,John對這點守口如瓶).他也改進了重量的分布以及降低了迴響(resonance).我感覺這樣的改變將原本325的聲音改變成一種完全不同的聲音.然而,因為這樣的改變,所以John不覺得整個產品線上有特別弱的地方,因此他變不會去改進其他產品.這是否代表這個改進的動圈將不會進入到比較高階(或甚至比較低階)的產品呢?沒人知道,但是在次重申,應該短期之內不會發生.John的座右銘就是一般工程師的座右銘:如果東西沒壞就不需要去修它!

我可以理解這點對許多人來說應該是感到相當的挫折.這代表了我們在短期之內就不會看到任何新產品,而前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John對於重新繼續製造HP-1000沒有興趣.那麼"朝級神秘的PS-1"到底是怎樣呢?

故事是這樣的.對我們在北美的人來說,整個歐洲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市場.然而,事實上並不是如此,而且在音響產品上,德國是個走在尖端的國家:不論設計和製造或甚至是銷售上.德國的Grado經銷商的生意很好,所以他們連絡了Grado要求一項特別的產品來銷售.這項產品在德國銷售沒什麼問題,因為他們確定有足夠的市場.John同意替他們生產這項產品:但是他只算是生產商,稱不上擁有這項產品.德國的經銷商擁有這項產品.這是他們的產品.就是因為如此,當我問到有關PS-1時,John會選擇迴避會是三緘其口.他必須如此,他不具有討論這項產品的資格.德國人想要一項特別的產品,John依照他們的規格製造,就是這樣了.他們拿到他們的耳機,並且有一些專業評價在市面上出現.John收到許多的電話和EMail來詢問有關Pro系列.他說:"聯絡那些德國人".這個合約的條件就是雙方同意這些耳機只在德國銷售.無論如何,德國經銷商擁有這項產品.他們設定定價,John除了設計和生產這些耳機之外與其他的都無關.那麼,Todd是如何牽涉進來的呢?我猜Todd想要賣這些耳機但是德國人有點不確定,我的意思是,對德國人來說,這個Todd是誰?所以他們連絡了John,John除了給他們有關Todd的正面評價之外沒有別的了.因此德國人和Todd就達成協議:一個月兩支,直到他們缺貨為止.曾經有謠言說只要有需求這些耳機會一直生產.John告訴我說他指有足夠生產200到250支的原料.我不確定現在已經生產了幾支了?但是我自己這一支編號83而且大約是8個月前買的?基本上,這些東西大概快賣完了,而且是不會在生產的.

PS-1從來就不是用來取代RS-1的產品,對站上許多人以及John來說都是如此.然而,這些並不算是Grado產品.那John會不會製作像是 Statement唱頭般製造一款Statement耳機呢?也許吧,而且他也許會用一些在PS-1或是325i上用的新技術,但是現在來說還太早.

我的天呀!那麼至少可以賣平的耳機墊(Flats)吧?這個...平的耳機墊可以從Todd處購得,這就代表這項產品是有在發行的.第二點,碗型的耳機墊 (Bowls)是設計來提升舒適度的.我想你們有些人會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我知道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平的耳機墊:就算不是為了比較好的聲音也是因為較為舒適.但是的確有人跟我的想法恰好相反,John正好就是其中一個.他認為碗型的耳機墊剛好就在耳朵上,可以讓振膜和耳朵之間的距離大一些:因為比較大的空間可以有更好的聲壓以及更好的聲音消散率,整體來說音質應該會更好.額外的好處是,耳機墊也會慢慢的"burn-in":對於那些感覺耳機墊刺耳的人,隨著時間增長,耳朵上面自然的出油將會讓耳機墊變軟.這樣的效應是故意的,而且效果也相當好.這當然是不同的耳朵會有不同的效果.我的耳朵比較小,所以耳機墊實際上是在耳朵外面(譯註:碰到頭骨),所以動圈實際上是比較靠近我的耳朵,所以這樣效果反而不好.對其他人來說,這樣的耳機墊效果很好.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喜歡平的耳機墊的人,我們一定可以找到另一個喜歡碗型耳機墊的人.所以碗型的耳機墊是被視為是改進.

所以沒有新的耳機擴大機,除了街頭形式的耳機隻外沒新的耳機,也沒有新的耳機墊.那麼...改機呢?雖然John並不是在做改機的生意,但是他對於使用者修改自己的器材一點意見都沒有,實際上只要你不藉此賺錢的話,他還蠻鼓勵大家自行修改的.他這樣說的意思是:把修改過的東西當成Grado牌子來賣.他對於Headphile上Larry在做的事情沒啥意見.如果人們喜歡他的耳機墊?那就衝吧!

談到錢...

RA-1受到很多批評:不管是所用的材料,設計,等等.然而,除了批評之外,開始有人複製這些擴大機.還有人把這些複製版拿來賣.如果這個東西真的那麼濫的話,為什麼要賣這麼難聽的複製品?為什麼拷貝一個有經過恰當研發設計的產品而沒有付原廠任何費用?小偷嘛?騙子?不道德的動物?我用了許多不錯的字來形容這些人,John比我還有禮貌,他只說這樣的行為"讓我不爽".他的第一點原因是:很少有人了解做生意的意思是什麼.他的意思我想可以從很多本站的發文中明瞭,沒錯,他也讀這些文章.雖然他不是會員,但是他偶爾會上站來看看文章.HeadFi對於他來說不像是對我們是個高上的儀式,但是他喜歡讀讀這邊的文章.無論如何,回到他不爽的地方...他有一個讓人們樂意購買產品的公司.他有他自己和他員工的家庭需要這份生意的支持.他必須要付房租,保險,勞工獎金等等.這些花費都要錢.Tyll可以在這方面提供許多意見:他常常被那些DIY或是DIYFP的人罵售價太高.就算是像Ray或是Mikhail(是我提這些人的,不是John),他們直接銷售他們的產品,對這些人來說,因為員工的數目比較小,所以降價的空間就比比較大而且有組織的公司容易多了.有些人提到RA-1是個超級簡單的設計.重點是,這個設計是和耳機嚴格的測試過,每個電晶體都經過適當的測試和匹配過:這都需要John花時間和精神去做,這些時間的費用不便宜,更遑論是其他的支出.當有人把RA-1打開來,複製來自己使用,John不高興也不生氣.但是當有人開始賣這些複製品,而且就叫做RA -1科隆(Clone)的時候,這就有點過頭了.這個怎樣影響我們呢?首先,他對於一些動圈的新的設計以及一些測試的方法就會守口如瓶,如果人們沒有這樣搞的話,他會許會比較願意跟大家分享.他也不再送出動圈讓人們自己更換.他現在感覺他應該要更積極守護自己的設計.所有的維修都必須要進廠處理.我不蠻怨他如此,這整件事情告訴我們這些害群之馬是如何糟糕.所以那些存錢去購買RA-1科隆的人,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害了我們剩下的人,而且我們將會在未來感受到更多的限制.(這是我的想法,不是John的)
barista123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12, 2004 12:03 pm

文章oScARSr 發表於 週四 9月 08, 2005 12:50 pm

好文章啊!


看來我得買支SR60來玩玩了。 :oops:
Home : FSA IloveTW + corda swing + AT-W1000X / AT-W11JPN (已修)
Portable : shure se215
頭像
oScARSr
SR40
SR40
 
文章: 22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9, 2003 6:57 pm
來自: 中部

文章herroyuihk 發表於 週四 9月 08, 2005 4:31 pm

在美國325是銷售失敗的作品 :o
看來國情差異買大的
兩岸三地....225才是失敗的
是325美國賣不出去....便宜賣到亞洲嗎?
不過只2千多大部分才買325阿....???
頭像
herroyuihk
SR40
SR40
 
文章: 3
註冊時間: 週六 4月 24, 2004 11:05 pm
來自: 新竹

Last bit

文章barista123 發表於 週五 9月 09, 2005 10:40 pm

John遭遇到的其他有關價格的批評大多數是與國際配送系統有關的.Grado在美國的售價可以讓每個人都買到符合自己預算的產品,當然售價是包含了能夠讓公司維繫營運的適當利潤.而且我們的確希望像Grado這樣的公司持續存在,他們是實際上創造而非複製產品的公司.

有關稍高的國際售價.這是這個價格運作的原理:當一個公司透過一個分配網路(就像Grado在國際做生意的模式一樣,不然Grado必須親自與每一個經銷商直接溝通),Grado和這個分配商(distributer)簽訂合約.Grado和這個分配商都必須要遵守這個合約的內容.每個分配商都只能賣給在該地(通常是指一個國家之內)指定的經銷商.這代表說,如果德國的分配商發現到他可以以比義大利分配商低的價格直接賣給義大利人來賺錢,他也不能這樣做!只有義大利的分配商可以賣給義大利經銷商.這是為了要保護經銷商們.為什麼保護經銷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們來假設經銷商X在一個地下室經營他的生意,他只需要維繫他自己的生活而且他也不想要賺很多錢,他只在乎賣很多產品出去,他也許會把售價設在比成本高五塊而已.在這個價格,每個人都會向這位老兄買,而其他的經銷商就只好被迫讓Grado產品下架.如果這個賣五塊的老兄有一天決定工作量實在太大,他不幹了,那Grado就完蛋了,我們這些消費者也完了:Grado不能賣他們的產品了,我們也買不到Grado的產品.而且,如果這個經銷商變成唯一的經銷上的話怎麼辦?他們可以在價格上為所欲為,讓消費者付更多的錢,除非Grado不在讓這個經銷商賣產品,那這樣的話,我們消費者怎麼辦呢?Grado找不到人可以賣他們的耳機,我們消費者也買不到耳機了.如果人們假設因為分配商,所以John賺比較多錢的話,那這真的是一個可悲的錯誤,John實際上賺比較少,因為分配者是整個銷售鍊上的一環,他的成本也是列入考慮的.因此John以比較低的價格賣他們.這也正式賓士在北美洲賣車的模式.在德國,這些車便宜多了(譯註:我不在乎賓士!給我寶馬!=P).這樣的模式在高級車上可以說得過去但對於高級音響器材就不行?我覺得事情不是這樣的.諷刺的是,我記得一陣子之前Sennheiser在北美洲的售價比在歐洲高.人們激烈的抱怨這件事情,Sennheiser怎麼處理呢?他們提高在歐洲的價格,以便和北美的價格匹配.這是人們所希望發生的嗎?我懷疑John會希望提高他的售價.他喜歡他的建議售價(MSRP),他預期他的產品就是以建議售價賣出,因為所有必要的成本都已經在考量中了,因此就沒有額外降價的需要.有一些廠商故意把價格定的很高,然後在店裡面再以25%到40%的折扣賣給客戶,讓客人以為這真是一個很棒的折扣,但實際上這才是真正的建議售價.而Grado,這不是他們想要的.

John Grado很努力的奮鬥才讓Grado Lab重新站起來,並且成為一個成功的公司.他因為這個獨特的聲音讓他感到驕傲,而且讓很多世界上很多好耳朵也贊同這聲音.他如果可以讓聲音變得更好,他就會去嘗試.例如,他把"天線"(譯註:原文為antennae,但是查無此字)縮短1/4,因為這樣可以幫助減少共振,這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這足以讓John去嘗試.John對於聲音重製的想法和他叔叔Joseph的想法一致:降低共振是一個重要的關鍵.他也對於美國經濟相當的支持,因為他所有的產品都是在美國製造,除了這款新的街頭式耳機以及線材.John最後同意,為什麼花比較多而且要消費者付比較多的費用,如果線材可以比較便宜而且簡單的在海外製造?所有其他的東西都是Grado內部生產,除了木工之外.那些木工本來也是在Grado裡面做的,但是因為需求太高了,所以只好外包出去.John本來可能被迫要把生產空間從本來就很狹窄的空間(他的主要試聽間,相信很多headfi網友對這空間很熟悉,因為有一次的聚會就在這裡舉辦,現在已經變成包裝間)分散出去.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把東西交給一個在New Hampshire的家庭式的生產工廠,這個公司有跟Grado一樣對品質的堅持,也有對生意和家庭重視的哲學.Grado是他們最大的客戶.

John創造了許多讓很多人對聽音樂有興趣的產品.或許這是人們可以對他表示最好的敬意.他是一個誠實而且努力的人,而且他總是維持最高的道德水準.他的優先順序總是設定的相當恰當,而且我相信他是一個可以徹底執行的人.他的兒子可以在本世紀中保持這個傳統嘛?這是一個很大的期待!根基在John已經建構的水準之上,他的兒子應該很難不成功吧!

John,如果你在讀本文的話,再次感謝你花時間和我聊天.如果我錯過了什麼東西,那大概就不是特別重要的部分,如果是的話,就請發封信告訴我吧,我會在沒有人讀的時候加進去.

現在已經很晚了,我也很累了.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可以寫,但是大多數是與唱頭以及唱頭設計有關的,但是我將留給下次.如果把這部分加進來的話,應該會花更多時間,所以還不如些把這部分放上來.
barista123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12, 2004 12:03 pm

Re: Last bit

文章barista123 發表於 週五 9月 09, 2005 10:44 pm

全部都翻譯完成了.
透過這次翻譯,把整篇文章看得更詳細,也算一個收穫.
當然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為了維繫原文的完整度,我就沒有放上來,也不會在本Thread中發表.
謝謝許多人一路上的支持,也感謝Zanth先生同意讓我翻譯本文,還有他和John Grado的付出.
:bs:
barista123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12, 2004 12:03 pm

Re: Last bit

文章J.C. 發表於 週二 9月 13, 2005 4:59 pm

barista123 寫:全部都翻譯完成了.
透過這次翻譯,把整篇文章看得更詳細,也算一個收穫.
當然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為了維繫原文的完整度,我就沒有放上來,也不會在本Thread中發表.
謝謝許多人一路上的支持,也感謝Zanth先生同意讓我翻譯本文,還有他和John Grado的付出.
:bs: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clap:
小弟獲益良多 真是感謝您的熱心
看完我也想買組GRADO來聽我的EAGLES了
而且我也覺得325聲音其實不賴啊 老美的聽感跟我們不一樣嗎?
頭像
J.C.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7月 19, 2005 7:09 pm
來自: Deloitte.

Re: Last bit

文章Mihs 發表於 週二 9月 13, 2005 5:38 pm

barista123 寫:John Grado很努力的奮鬥才讓Grado Lab重新站起來,並且成為一個成功的公司.他因為這個獨特的聲音讓他感到驕傲,而且讓很多世界上很多好耳朵也贊同這聲音.他如果可以讓聲音變得更好,他就會去嘗試.例如,他把"天線"(譯註:原文為antennae,但是查無此字)縮短1/4,因為這樣可以幫助減少共振,這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這足以讓John去嘗試.


antennae, antennas為antenna之複數名詞. 請參照.
Mihs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四 8月 25, 2005 10:26 pm

Re: Last bit

文章barista123 發表於 週三 9月 14, 2005 9:42 am

Mihs 寫:
barista123 寫:John Grado很努力的奮鬥才讓Grado Lab重新站起來,並且成為一個成功的公司.他因為這個獨特的聲音讓他感到驕傲,而且讓很多世界上很多好耳朵也贊同這聲音.他如果可以讓聲音變得更好,他就會去嘗試.例如,他把"天線"(譯註:原文為antennae,但是查無此字)縮短1/4,因為這樣可以幫助減少共振,這只是一件小事情,但是這足以讓John去嘗試.


antennae, antennas為antenna之複數名詞. 請參照.

Thanks :)
barista123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12, 2004 12:03 pm

Re: Last bit

文章headfan 發表於 週日 9月 18, 2005 7:17 am

barista123 寫:全部都翻譯完成了.
透過這次翻譯,把整篇文章看得更詳細,也算一個收穫.
當然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為了維繫原文的完整度,我就沒有放上來,也不會在本Thread中發表.
謝謝許多人一路上的支持,也感謝Zanth先生同意讓我翻譯本文,還有他和John Grado的付出.
:bs:


真是辛苦你了。很值得看的文章 :ya:
PhilpsCD951>DITB>ChordChrysalis>NaimNait5XS2>NACA5>B&WMatrix805
DVD\Laptop>StageDAC>EarmaxSV>PS500\Rs1\580\240M\HD-414\M2i
IPC3>ALOTOCC>PordaCorda3\Tomahawk>MS1i\Re400
頭像
headfan
SR40
SR40
 
文章: 2
註冊時間: 週二 11月 23, 2004 6:30 pm
來自: 桃花源

Re: An Interview With John Grado 繁體中譯

文章小益 發表於 週二 2月 24, 2009 9:13 pm

小益
SR40
SR40
 
文章: 3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18, 2005 6:07 pm

Re: An Interview With John Grado 繁體中譯

文章eliseo 發表於 週二 2月 24, 2009 11:31 pm

看完後
最讓我高興的是
也有人覺得扁耳罩比較舒服XD
看來John的耳朵應該很大
可以讓碗型耳罩壓在耳朵上
我也是耳朵小
碗型耳罩壓到頭
裡面的那一塊平面就壓到耳朵
真的是痛
所以我一直很納悶為啥型號較高的要換成碗型的說
看來碗型音質較好跟較舒適的理論不適用於我身上

來去把M1的耳罩換到RS1上...
CDP: Sony D555
DAP: AK320
DAC: Benchmark DAC3 B
AMP: Benchmark HPA4, Benchmark AHB2
電源:KOJO Aray MKⅡ
耳機: ADX5000, GH1, Alessandro M1, HD414, UM1, Campfire C/2019 Q4
eliseo
SR40
SR40
 
文章: 20
註冊時間: 週五 11月 16, 2007 10:52 pm

Re: An Interview With John Grado 繁體中譯

文章longquare 發表於 週三 2月 25, 2009 12:37 am

懂的創作者的靈魂深度

更能懂聲音傳達的生命力

誠摯的感謝您花這麼多的時間

把這樣堅持的靈魂力量..傳達出來

相信這個世界..多一點這樣的美好...

明天會是令人期待的

再次感謝您的精神+時間
多聽..多感受

你就知道哪些耳機是主人不希望他貶值~為了好脫手

而成為了神
頭像
longquare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03, 2008 4:14 pm

Re: An Interview With John Grado 繁體中譯

文章unique01ping 發表於 週三 2月 25, 2009 3:03 am

eliseo 寫:看完後
最讓我高興的是
也有人覺得扁耳罩比較舒服XD
看來John的耳朵應該很大
可以讓碗型耳罩壓在耳朵上
我也是耳朵小
碗型耳罩壓到頭
裡面的那一塊平面就壓到耳朵
真的是痛
所以我一直很納悶為啥型號較高的要換成碗型的說
看來碗型音質較好跟較舒適的理論不適用於我身上

來去把M1的耳罩換到RS1上...


有加tina耳罩套嗎?

舒適度差很多喔. 我現在一戴就可以戴三四個小時
unique01ping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04 1:09 pm

Re: An Interview With John Grado 繁體中譯

文章unique01ping 發表於 週三 2月 25, 2009 3:03 am

eliseo 寫:看完後
最讓我高興的是
也有人覺得扁耳罩比較舒服XD
看來John的耳朵應該很大
可以讓碗型耳罩壓在耳朵上
我也是耳朵小
碗型耳罩壓到頭
裡面的那一塊平面就壓到耳朵
真的是痛
所以我一直很納悶為啥型號較高的要換成碗型的說
看來碗型音質較好跟較舒適的理論不適用於我身上

來去把M1的耳罩換到RS1上...


有加tina耳罩套嗎?

舒適度差很多喔. 我現在一戴就可以戴三四個小時
unique01ping
SR40
SR40
 
文章: 1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04 1:09 pm

Re: An Interview With John Grado 繁體中譯

文章qazxsw 發表於 週五 2月 27, 2009 11:04 pm

感謝首篇的分享

看完這篇心情真的蠻複雜的
最近PSK即將上市的新聞出現,
就有人聽都沒聽過,就能未卜先知的說John Grado生性懶惰,又是個隨便調個音,耳機外表不思長進,出來騙fans錢的老招而已
不知道這篇由外國fans寫的原文是否證明了John Grado的沒誠意
我還不知道認真定期換彩殼,音質調都不調放一邊的耳機商,能算是體諒fans的好廠商...

回到主題好了
家裡有台SONY的老LP唱盤,唱頭壞掉一陣子了,不知道家人哪天心血來潮
補了一顆Grado唱頭,接點不太吻合還用移花接木的方式硬接上
裝了以後只能說變得真他X的好聽,
從那時候我就覺得Grado產品的背後的音樂性真是非三天兩頭的功力

之前有看過一位AA網友提供的小故事.只記得大意
好像很久以前是有兩家音響公司,一家是歐洲的,一家是日本的,在展覽上推出了同樣產品
歐洲那家的產品看起來作工簡陋,數據規格鳥鳥的,但就是好聽
日本那家的產品作工細緻,數據規格漂亮,但聽起來差強人意
後來日本廠商的設計者跑去問那家歐洲廠,為何自己這麼努力卻沒有這麼好的聲音,他們怎麼是做到的,
歐洲廠的設計者反問他,你們平時下班都在做什麼?
日本廠說加班都沒時間了,哪有辦法做什麼
歐洲廠的設計者說他都準時下班,然後會利用晚上去跟家人一起去聽音樂會,享受休閒,這就是差別所在


或許作雜貨店出身的Grado家族本身就是這種調調,都是賣些看起來不怎麼高級的東西
但是他的內容確實實用,就是拿來應付大眾市場最實在的需求
如果一個作音響的平時不喜歡聽音樂,累積藝術涵養
那他東西做的再美,花力氣在一些旁枝末節的,是不會有好聲音的

家人作音響業
有跟我說過一種怪現象,日本出的喇叭帳面規格漂亮的很多,但是拿來聽音樂好聽的比例卻偏少,不知道為什麼
或許Grado這種極端的例子可以最為一種解釋

不過Grado兩位長老年紀都不小了
真希望他們有生之年能利用他們的調音經驗與搞唱頭弄出來的技術,搞出一些像樣的喇叭出來
想必一定很有趣...

註:原來Grado型號如果加上從1變成1000,是不是從限定版變成量產版的意思....感覺很像
那PSK的聲音跟PS1會不會一樣呢= =?還是又是一個別人口中騙錢的懶惰之作?
頭像
qazxsw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30, 2008 11:22 pm
來自: 元曲競速四大家

下一頁

回到 新耳機系統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0 位訪客